现在正处于疫情时期,相信我们辩论队的同学们和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们已经急切的想回到学校中打辩论了吧!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辩论能力,转变多样的思维方式,艺术设计学院辩论协会请来了来自15级学长吴健浩同学。下面让辩协君带着大家一起聆听吴健浩同学分享的辩论经验。
首先让我们跟随着辩协君一起了解一下吴健浩学长。他在校期间曾担任辩论负责人,有着丰富的辩论经验,曾多次荣获院内辩论比赛一等奖、最佳辩手称号。在校外,他也积极参与辩论比赛,在“捭阖杯全国辩论挑战赛”和“cda中华辩论爱好者联赛上表现优异”荣获最佳辩手称号。
在这次的“云分享辩论”中,吴健浩同学首先提出了自己对第一顺位辩手的看法。他认为一辩是全场第一个发言的同学,所以他的礼仪和态度代表了整个队伍;一辩的本职工作是语术表达,所以一个好的一辩往往都是一个好的记录者,数据采集者和升华者。同时一辩也应该面对质询勇敢说“不”和“是”;最后, 一辩也应该辅助自由辩控场,做好进攻和防守。
对于第二顺位辩手,他认为二辩是“啄木鸟”,就像啄木鸟是大树的医生一样,二辩是整个队伍的“医生”。找准战场,准确突围,精准交锋,解决矛盾是二辩的职责所在,并用了百分比分析图展示二辩的三点作用,其中占比最多的是提前找到错误,质疑对方逻辑,明确质疑内容,先锋工作。
对于三辩,学长提出了他是勇士还是刺客的问题,学长个人认为他担任的角色应该是勇士更多一点。为此他也做出了以下三点阐释。第一是核地分析,分析前半场的效果和局面;二是对内容的预判,一个有能力的三辩在比赛之前就应该想到自己在自由辩论环节中应该提出什么问题和观点;三是反驳不准停,反驳不意味着做“杠精”,相反三辩的每一句质询都要“带着目的来,带着目的回”。
第四顺位辩手是整个队伍最后发言的人,“冷眼旁观 最后一击”是吴健浩同学对四辨的总结。他认为聆听是任何一个辩手都应该具备的素养,尤其是四辩。结案陈词,转折,升华,总结是四辩的职责。在这其中,升华的作用最为强大,把自己的所有观点进行融合并在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升华。同时四辩也可以选择开篇立论中的第一句话作为自己总结陈词的第一句观点,再次强调己方观点。
在此次云分享的直播过程中共有139位同学参与到其中的讨论,吴健浩学长也给大家介绍了一本有意思的书《九型人格》,学长认为辩论的实质还是跟人交流。善于雄辩的人能把无聊的事说得幽雅备至,把高尚的事说得娓娓动听,把平庸的事说得恰如其分。所以说话艺术的魅力在辩论中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次,学长也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技巧“受身”。简而言之就是你说的话“我同意你”。当对方说的话在不违背自己的观点前,我可以说我同意你。
最后吴健浩学长对每一位同学关于在打辩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都逐一做了解答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如何寻找对方的漏洞这个问题学长以马云说的话作为解答,“真正的高手不是一直在跟你过招,而是他一出招你就倒下了。”找漏洞最重要的还是在前提上找错误,这样才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方语言上的漏洞问题。关于“在辩论中遇到学术性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学长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规避问题并把问题拉回到自己的框架中,可见掌握主动权在辩论中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云分享”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在139位同学的热情参与和吴健浩学长的经验分享下,我们的活动也完美结束了。吴健浩学长最后半个小时的耐心解答辩协君相信同学们一定受益匪浅吧。历时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分享,辩协君看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吴健浩学长的每次提问都能得到大家很好的反响效果,在此辩协君也代表大家再次感谢吴健浩学长的分享。
辩协君想通过这次来自吴健浩学长的“云辩论经验分享”,同学们内心深处一定对辩论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实践出真知,所以辩论经验是需要每一位同学的不断积累。辩协君认为辩论不是为了单纯的反驳别人,就像吴健浩学长说的一样,辩论的实质就是交流。辩论有它的实际意义,那就是引领我们思考。辩论更能体现思维和语言艺术的魅力,因为辩论具有包容性。辩协君希望在打辩论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展示自我,从中体验辩论背后语言的魅力。
艺术设计学院思明辩论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