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微辩讲堂(三)| “买买买”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的解药还是毒药
01买买买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的解药
01正方定义:
年轻人:即为年龄范围在10-24岁之间的青年人
买买买:指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倾向于购买
解药:可以解除或者是缓和毒性的物体
正方判准:何者更应该是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并且能为当代年轻人带来更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02论点一:
买买买能缓和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的现状提高生活幸福感。
02论据一:
根据 2011 年发表在《心理学与营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购物可以对你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该研究指出,28% 的购物者购买了一些东西来庆祝某个场合或个人胜利,62%的购物者是为了让自己振作起来,的确,金钱可以增强信心,买到幸福。
03论点二:
买买买可以让当代年轻人自由控制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利于年轻人的身心健康。
03论据二:
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锡恩·布罕纳特(SyonBhanot)认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不确定的、脆弱的,但当你“买买买”的时候,你对某件物品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有助于缓解沮丧情绪。
04论点三:
当代年轻人可以通过控制买买买以此来表达对于自我生活的控制态度。
04论据三:
斯坦福大学曾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观察过人类在花钱购买商品时的反应,他们发现人脑对于购物这件事,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大脑中的「伏隔核」是天使派,它代表着快乐,当你考虑购买时它就会亮起来;而大脑中的「脑岛」区域则是恶魔派,它代表着痛苦和厌恶,当你想到购买这些物品会花费多少钱时,它的表现会更加活跃。所以简单的说,伏隔核的快乐元素催促你赶紧下单早买早享受,但脑岛会尽职尽责的阻拦这一想法,苦口婆心的告诉你买了就要吃土。以此让年轻人知道,通过控制自己买买买的态度来表达自我人生控制的态度,在各种压力接踵的社会下,年轻人更应该不妥协,去奋斗,去拼搏自己所想要的事业以及未来。
02买买买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的毒药
反方论点:
年轻人:即为年龄范围在10-24岁之间的青年人
买买买:指在购物时不断剁手消费的一种行为
毒药:危害生物体的有害的物体
反方判准:何者能使年轻人实现自我,更有助于实现自身理想、目标,进而推动整个社会。
论点一:
买买买是一种以物欲满足空虚的行为,会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压力。
论据一:
到2018年,双十一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消费人群的百分之七十。双十一强大购买力的背后,是年轻人的高额债务和无尽的生活压力。
论点二:
买买买这种行为来缓解压力,会使情绪越积越深,逐级发展为无法控制自己成为消费狂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论据二:
一个世纪之前,德国精神病学家、现代精神疾病的创始人埃米尔·克雷佩林把过度购物视为一种疾病,并给其命名为购(Coniomania),即具有消费易感性,特证就是停不下来「买买买」.20世纪90代,消费成瘾正式成为精神健康领城的研究内容虽然这一现象未被确认为立性精神障碍,但是其临床表现却如酗酒甚毛吸毒一般难以自控。
论点三:
买买买更容易让年轻人陷入消费怪圈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论据三:
美国心理学家提姆.凯瑟(Tim Kasser)花了25年时间研究,他发现,认为快乐来自富贵的拜金主义者较容易忧郁和焦虑。强烈物欲会影响受试者的日常生活,并降低其生活质量。他们不快乐,更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和绝望。
辩题解析 | 贺兰佳怡
讲 解 人 | 贺兰佳怡
监 制 | 刘锡平
责任编辑 | 强水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