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活动
艺术疗愈绘心灵,劳动挥锄育校园
2025年3月11日,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学院分团委学生会联合艺术心协共同发起艺术疗愈绘心灵,劳动挥锄育校园春日播种计划。10余名师生通过参与花卉种植劳动,在亲近自然中实现心灵减压,为春日的校园增添勃勃生机。
活动伊始,同学们便迅速进入状态,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有的同学负责拔除干枯花朵与杂草,同时松土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分工,让花丛从杂乱无章变得整齐有序,体现出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学院分团委书记、艺术心协负责老师顾嘉蔓的带领下,同学们迅速掌握了种植玛格丽特的要领。从小心翼翼地翻土,为花苗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结构,到铺上营养土,给予花苗丰富的养分,再到轻轻埋下花苗,最后细致地挖出排水沟,防止积水影响花苗生长,每一个步骤都如同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充分体现出大家对这些小生命的关爱。
种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疗愈的过程。同学们通过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以种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宣泄方式。当把花苗种下,就仿佛把自己的情感和希望也一同种下,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了压力,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且,当看到自己亲手打造的美丽花园时,同学们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种由自己的劳动成果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同学们通过亲手种植,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每一株植物的成长都离不开精心的照料和付出,这让同学们更加珍惜身边的绿色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在当今社会,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但很多时候人们缺乏亲身的体验。通过这次种花活动,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了植物生长的不易,从而更加自觉地珍惜和保护身边的绿色。
此次艺术疗愈绘心灵,劳动挥锄育校园春日播种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不仅仅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种子。这场春日播种活动,是一次劳动与心理疗愈的完美结合,也是一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校外活动
绿动未来,手绘希望
在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2025年3月12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员服务中心,以“绿动未来,手绘希望”为主题发起了一场插花与植树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插花及植树的绿色体验,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艺术与自然融合的实践探索。
来到社区预备的大圆桌旁,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观赏性花卉、绿叶,以及海绵、锤子等工具。从精心挑选每一朵适合的花卉,到巧妙构思布局,将每一朵花、每一片叶转化为独具匠心的绿色艺术品。志愿者们发挥艺术设计专长,巧妙地利用扇面和绿叶,创作出别出心裁的绿色手拿扇。这些绿意盎然的手拿扇,成为了三里村一道独特而温馨的风景线,在村民们的手中传递,将绿色的希望与梦想紧密相连。
带着对绿色的憧憬与好奇,另一支志愿者队伍也开启了植树之旅。在植树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迅速进入角色。他们手持铁锹,肩扛树苗,分组协作,有序展开植树工作。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栽种,还有的则细心地扶住固定树苗。一棵树的种植是多人协作的心血,每一次挥锹、每一次发力,都是对大自然的深情告白,也是对绿色未来的坚定承诺。
在植树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他们将自己对环保的理解与热爱,融入到了每一株树苗中,期待它们能够茁壮成长,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绿意与生机。
此次“绿动未来,手绘希望”的插花与植树活动,让志愿者们在实践中领悟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增强了环保意识,也进一步弘扬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传统美德。未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将继续携手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贡献力量,书写更多关于责任、爱与希望的美丽篇章。
天华学院艺术党总支
文案撰写:徐媛媛、黄莉慧、钱晨
排版编辑:徐媛媛
摄 影:颜云峰、夏文仲、冯书航
负责编辑:陈施蕾
校对审核:姚诗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