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上海大学蒋英教授关于设计实践的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6-16浏览次数:10

613日周五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蒋英教授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围绕美育设计实践的学术性讲座。在本次讲座中,蒋英教授以我国美育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历史性特征为线索,串联起了不同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实践工作内容,为天华师生们准确把握作为新时代设计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提供了最佳答案。

蒋英教授首先从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概念入手,系统介绍当时社会中美育的目标人群、美育实施的方法、实施途径等民国时期美育工作的诸多方面,其中着重探讨了设计方面的相关美育内容,如民国时期的装饰画设计、建筑设计等,并点出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将家国情怀与当时的设计理念所联系。着重介绍了鲁迅对设计方面的阶级属性理论深刻影响了当时一大批的设计,他积极引入当时苏联、日本等国外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并且亲自上阵动手设计了不少优秀作品。

在革命历史时期,蒋英教授提到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与人民、生活、政治之间的联系,因此当时大量的艺术工作者在来到延安之后又重新考虑自己的艺术创作,迅速调整内容,创作出符合当时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情感表达。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蒋老师向天华的师生们展现了当时有限的社会条件下,设计工作者们依旧展现出丰富的创造力,同时将原本与百姓有些距离的设计风格转向了让群众们更容易接受的设计类型,可以说这是马列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新中国成立之后,设计工作者们的设计内容更是围绕着整个新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设计更是日新月异,随着国力资本的日益增长,民族文化的自信也逐渐成为人民自身身份认同的必要需求,因此蒋英教授特别介绍了上海大学投入大笔资金建立了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来支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在高校内的非遗跨界创新教学,真正把高校师生、设计师、艺术家、老字号以及非遗传承人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和融合,并以此设计出了千余件的原创手工艺产品,这也对我校师生在非遗类的原创设计方面有着重大启示。

最后,蒋英教授从国家政策层面阐释了我国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手段支持乡村美育建设的决心和力度,让非遗从乡村走到城市,将艺术应用于城乡发展建设,这都是当下我国的战略导向要求。蒋老师从衣食住行等不同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向师生们展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当下多种传播媒体中的丰富形式。

通过蒋英教授的精彩讲座,天华学院的师生们在感受高校学术魅力的同时,也真切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设计师,需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将是同学们今后设计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时刻照亮同学们的设计之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