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rielle Chou 教授开展题为《生成式 AI 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与创作者应对之道》的讲座

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0

9月25日,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邀艺术与 AI 交叉领域专家 Gabrielle Chou 教授,为艺术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开展题为《生成式 AI 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与创作者应对之道》的讲座。出席本次会议的有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老师和学生。本次讲座围绕生成式 AI 与传统 AI 的本质区别、技术变革对艺术行业的重塑、AI 带来的机遇与风险,以及创作者的转型方向展开,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交流,为学生厘清 AI 时代的艺术创作路径。


嘉宾介绍:

Gabrielle Chou现任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与商学实践副教授。

艺术与 AI 交叉领域专家、教授长期致力于生成式 AI 在艺术创作、产业应用及版权伦理领域的研究,拥有丰富的跨学科实践经验。曾参与多个国际艺术与 AI 融合项目,深度洞察全球艺术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擅长从技术本质与人文价值双重视角,解析 AI 对创作者职业发展的影响,为艺术专业学生提供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指导。



  讲座伊始,Gabrielle Chou 教授以互动提问切入,向学生抛出 “你如何看待 AI?是为你赋能,还是让你感到行业受威胁?” 的问题。现场学生积极回应,部分学生认为 “只要持续学习,AI 不会造成大影响”,也有学生提出 “需提升自身成本以应对 AI 带来的挑战”。教授结合这两种观点,明确讲座核心 —— 生成式 AI 对艺术领域而言,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变革力量,而创作者的应对态度与能力将决定其在行业中的定位。



随后,教授首先厘清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与传统 AI 的区别:生成式 AI 的核心特质是 “创造性”,能够产出非预设的创新内容,而非单纯模仿;这一特质既让创作者可借助 AI 高效生成大量作品,也要求创作者具备更强的内容筛选、判断与优化能力。她强调:“AI 不是替代者,而是延伸工具 —— 你需要通过 AI 产出更多可能性,但更要通过自身判断筛选出真正符合需求的成果。”



  接着,教授引入“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概念,结合历史案例阐释技术变革对艺术形态的重塑。她以摄影技术为例:摄影诞生前,画家以肖像绘制为主要生计,而摄影的出现迫使传统画家转型,最终催生了印象派运动;又以 Pixar 动画技术为例,指出其出现后,迪士尼传统动画创作者需学习数字动画技能,虽经历工具迭代,但也推动了动画行业的升级。同时,教授区分了技术变革的两种类型:“替代型”(Displacement)如 Photoshop 替代空气刷、汽车替代马匹,仅改变工具而不颠覆行业流程;“颠覆型”(Disruption)如 Spotify、喜马拉雅等音乐平台,彻底改变了音乐创作、传播与消费模式,重塑了行业价值链。她引导学生思考:“当前 AI 技术对你的专业领域而言,是工具替代,还是流程颠覆?这将决定你需要提升的能力方向。”



  在析生成式 AI 带来的行业变革时,教授提出三大核心趋势:其一为 “创作民主化”,随着 AI 工具普及,从老年人到儿童均可参与基础艺术创作(如手机摄影、AI 绘画),但专业创作者需从 “单纯生产者” 转向 “筛选者与创新者”,强化沟通能力以向客户解释作品的设计逻辑与价值;其二为 “大规模定制化”(Mass Customization),以中国时尚品牌 Shein 为例,其通过 AI 分析社交媒体数据,每日推出数千款定制化服装,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腾讯游戏也允许玩家借助 AI 定制数字形象与游戏皮肤,实现 “一人一体验”。教授指出,这一趋势下,掌握 “AI + 个性化创作” 能力的学生将更受行业青睐;其三为 “算法偏见” 风险,主流 AI 模型(如 MidJourney、Runway)多基于西方艺术数据训练,易优先生成高加索人种、男性形象等内容,忽视小众风格与多元文化,可能导致创作同质化。她建议学生:“不要只依赖 AI,要保持与实体艺术的实践结合,比如手工创作、实地观察,让技术服务于你的独特审美,而非被技术主导。”



讲座最后,Gabrielle Chou 教授重点强调版权与伦理问题。她提醒学生:使用 AI 创作时,需明确数据来源的合法性,避免使用未授权的艺术家数据;在学术与工作场景中,需主动披露 AI 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注册个人创作成果,保护自身知识产权。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授给出核心建议:“AI 能复制风格,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审美判断、共情能力与领导力。你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 AI 作为工具,用人文视角赋予作品情感与温度 —— 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

本次讲座从技术本质、行业案例、风险应对到职业规划,全方位剖析了生成式 AI 对艺术领域的深层影响。对于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艺术等相关专业学生而言,讲座不仅厘清了 AI 时代的创作方向,更传递了 “技术为表、人文为核” 的创作理念:在 AI 浪潮中,唯有兼具工具应用能力与人文思考,主动适应变革、创新实践,才能在行业转型中把握机遇,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作者。


侯博奡老师代表艺术设计学院学院授予Gabrielle Chou邀请函



拍摄/撰稿:余国东、盛宇伟(学生)、印佳奇(学生)

审核:陈如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