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硕士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
10 月21 日上午,在光华楼二楼共享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硕士课程建设研讨会如期举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何丽萍副教授应邀与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们围绕硕士点核心课程《产品包装设计研究》建设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研讨会上,何丽萍副教授首先分享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包装设计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她强调,在数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包装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何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建设性意见。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校硕士点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指导教授高德荣表示,何丽萍副教授的建议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对于完善我校硕士点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讨,对包装设计课程建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借鉴和应用这些宝贵经验。
下午:《包装不止于包装》主题讲座精彩纷呈
当日下午,何丽萍副教授在晖华楼报告厅举办了题为《包装不止于包装 —— 数智经济环境下包装设计的教与学》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校高德荣副教授主持。
何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在"价值重塑" 部分,何教授通过可口可乐、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包装设计案例,生动讲解了包装如何创造商业价值和情感价值。她指出,优秀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增强品牌忠诚度。
在"社交货币" 章节,何教授分析了"打卡经济" 背景下的包装传播学。她以喜茶、瑞幸等品牌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创新的包装设计制造社交话题,激发消费者的分享欲望,从而实现品牌的快速传播。
在"材料与心理" 部分,何教授探讨了可持续理念与包装作为"无声推销员" 的关系。她强调,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包装设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包装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色彩、形状、材质等元素传递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
最后,何教授从竞赛参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鼓励学生们积极走上专业设计师之路。她分享了自己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的经验,强调了实践对于提升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互动环节:师生交流气氛热烈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踊跃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看待AI 工具在设计中的使用" 这一问题,何教授表示,AI 工具是设计师的得力助手,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但不能替代设计师的创意和思考。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和运用AI 技术,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对于"参赛作品中创意与设计表现哪个更重要" 的疑问,何教授认为,创意是设计的灵魂,而设计表现则是创意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她建议学生们在参赛过程中既要注重创意的独特性,也要重视设计表现的专业性。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专业知识,也为我校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表示,此次何丽萍副教授的来访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专业知识,也为我校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撰稿:赵峰珂
审核:殷心悦
